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探索AI与氢能新趋势 首个整车AI系统在沪发布
 
探索AI与氢能新趋势 首个整车AI系统在沪发布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时间:2020/9/23 
目前,全球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应用技术在不断地探索升级,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主要推动技术的人工智能在这个领域的应用还几乎处在空白期。9月22日,由上海市经信委、长宁区政府指导,上海氢能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工程学会绿色交通专委会主办的“智星时空——AI闪耀氢能源物流智能化之路”主题论坛在上海长宁举行。

会上,签署了“AI氢能熊猫智能物流车叁方合作协议”以及“氢能人工智能应用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合作共建协议”,旨在秉持“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理念,整合多方资源,推动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氢能源等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深度应用,带动人工智能、氢能源、物流行业形成联动、创建合力、共谋发展。

“人工智能、氢能源和物流的跨界发展,瞄准AI和产业融合的新趋势,探讨新能源智能汽车,助推智慧城市发展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上海市经济及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指出,未来,应该顺应新兴技术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推动AI全面赋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把握数字经济的重要契机,推动科技产业内循环﹔以智慧城市建设为载体,打造辐射长叁角的示范区域,加快AI赋能的交通网络建设,打造智能物流系统。

上海市长宁区区长王岚在致辞中表示,可持续是世界性的发展主题,长宁坚持把互联网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培育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作为地方政府,长宁始终坚持制度创新,努力促进业态创新,积极引导技术创新,为生产方式转变与生活品质提升、为人民城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当天,深兰科技发布了中国首个外部环境感知整车集成优化控制的人工智能系统,为氢能物流车提供了更节能、更长途的解决方案。该系统能使燃料电池发动机氢耗降低25%,最大功率提升20%,在物流工况下使燃料电池发动机寿命提高15%,续航裡程增加20%,解决其最大痛点。深兰科技创始人、深兰科学院创始院长陈海波表示,此次发布的首个整车AI系统,将进一步赋能行业智能化之路。

会上,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九双(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AI氢能熊猫智能物流车叁方合作协议,就氢燃料电池汽车匹配、运行及市场推广、加氢站的建设以及人工智能赋能等领域开展合作。

随着氢燃料电池产业需求的不断增加,加氢站作为基础设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用户对加氢站的服务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也要求越来越高,利用智能化手段实现氢燃料电池车及加氢站之间的有效联动、加氢站的智能化管理也为大势所趋。

结合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会上,氢能人工智能应用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合作共建协议签署。将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加氢站以及氢燃料车辆,利用AI算法技术为依托实现区域的监控及预警监测,实现加氢车辆的自动设别、车辆的自动除静电、智能化加氢以及加氢数据中心的自动化更新等,最终实现加氢区、储氢区、办公区、氢燃料车辆之间信息的互相联动,达到各区域安全防护之目的。同时,通过“氢能应用一体化数据中心管理平台”的应用,加氢站运营数据与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的研究,为我国氢燃料电池车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在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能产业在中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已经由科研推动转向示范应用。上海市经济及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表示,将以高质量和一体化为主线,切实推进长叁角一体化发展,面向长叁角示范推广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大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落实与发展。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十年补贴1206亿元 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大调查
下一条: 三方合作共推北京氢能源应用建设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