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公告《核电厂 退役准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节能环保 >> 能源低碳发展 要做好碳排放的加减乘除
 
能源低碳发展 要做好碳排放的加减乘除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瞿剑 时间:2020/12/10 

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在2020年能源转型发展论坛上表示,能源低碳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在于做好能源碳排放的加减乘除,即加大非化石能源利用做加法,控制油气消费规模做减法,提升能效做乘法,煤炭清洁利用做除法。

张运洲在题为《电力系统在碳减排中的作用和路径分析》的主旨发言中透露,国网能源研究院承担“十四五”电力规划研究,全部研究的出发点,就是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我国能源转型提出了紧迫和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

他指出,我国碳排放的现状是,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主体。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的比重为29%。当前,全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5%,占全部温室气体排放的约70%。而电力碳排放在能源排放中约占40%,而且占比逐年增高:从1990年的25%到2019年的42%,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为98亿吨,其中电力二氧化碳排放约为40亿吨。因此,“电力在能源系统碳排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期主要是电能替代承担更大的减排责任,减少终端用能部门的直接碳排放;中远期,电力系统通过自身加速减排来推动能源碳排放大幅降低,随着清洁能源快速发展成为主体,特别是煤电加装CCUS(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突破、成本降低,为2060年电力实现近零排放创造了条件。

张运洲指出,在此大背景下,能源低碳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是做好碳排放的加减乘除。

首先是提高能效。“通过提升能效来控制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减排方式。”张运洲表示。去年我国能源消费强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远高于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在当前消费水平下,能源消耗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将减少消耗0.5亿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1亿吨。他强调:“未来在技术进步提升能效的基础上,应更加重视结构优化的作用。”特别是高耗能行业,产能相对充足,有的甚至过剩,节能潜力最大。其次,更大力度开发非化石能源尤其是新能源,是实现能源减排的必由之路。他介绍,我国风光发电等新能源潜力大。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2025年达到20%,2035年增长到40%,2050年、2060年分别达到70%和80%。

再次,推动煤炭的高效清洁化利用。煤炭过去一直是基础能源,当前仍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58%,2025年将降到50%左右。“未来煤炭更多用于发电”,通过加装CCUS实现高效清洁化利用。他提出,将来电煤占整个煤炭使用率应向发达国家水平靠拢,达80%—90%。

最后,控制油气消费规模,降低油气对外依存度。油气产生的碳排放约占25%,随着煤炭消费快速下降,油气碳排放的占比将上升。张运洲强调,近年来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很高,未来还要持续增加,严重影响国家能源安全。未来,油气应该更多用于工业原料,减少作为燃料直接使用。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第一个宣布碳达峰时间的央企出炉
下一条: “碳中和”目标的宁夏逻辑 传统能源重镇悄然转身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