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南省借助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着力布局和推进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南海石油天然气开发、下游石化工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和拓展,日趋成为海南倚重的支柱产业。 南海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区之一,是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重要地区。作为全国海洋大省的海南,有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已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达300多亿吨,相当于8个大庆油田,天然气储量达15万亿立方米。近年来,海南省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企业,上规模、高水平、高起点建设一批油气化工项目,拓展和延伸油气化工产业链,大力发展油气化工产业集群和油气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实现油气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路子。采取多元化投资,集中资金加快开发海洋天然气,以气带油滚动发展是海南发展新型工业的一大新举措。依托海洋油气资源,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为海南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崖13-1、东方1-1等两个大型海上气田资源,海南经济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作为全省海洋经济重要产业极的油气化加工业发展活力凸显。近日,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投资开发的乐东22-1气田成功投产。加上年内即将建成投产的乐东15-1气田,两个气田计划年采气20亿立方米,可稳定供气12年。届时,海南一年可利用天然气将达50亿立方米左右。
海南目前已建立起800万吨炼油、140万吨化肥、60万甲醇、20万吨丙烯、8万吨苯乙烯等生产装置,100万吨烯烃、80万吨甲醇等项目正在建设中,60万吨PX国家已批准建设,100万吨乙烯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展前期工作,300万吨LNG、400万吨LPG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准备工作。在海南西部工业走廊上,东方化工城的天然气化工和洋浦经济开发区的石油加工与石油化工两大油气化工基地雏形初具,已分别建成全国最大的大颗粒尿素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国内技术最先进和单系列能力最大的甲醇生产装置、产能位居全国第二的单套炼油装置等。总投资约50亿元、加工规模达年产200万吨的中海油海南精细化工(DCC)项目也计划2011年5月投产。
据统计资料显示,今年前8个月,海南省工业总产值达665.69亿元,其中石油天然气化工业独占鳌头,产值达293.7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的四成以上,成为带动全省经济总量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增加的重要力量。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中海石油化学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富岛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建滔化工有限公司、海南实华嘉盛化工有限公司、海南中海油气有限公司等油气化工企业,8月份完成产值均超过2亿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