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公告《核电厂 退役准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煤炭行业 >> 未来五年,智能煤矿数量将超1000座
 
未来五年,智能煤矿数量将超1000座
来源:新华财经 时间:2021/3/18 
摘要:“到‘十四五’末期,我国将建成智能化生产煤矿数量1000处以上,培育3至5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企业,组建10家年产亿吨级煤炭企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张宏说。

提起挖煤,你会想到什么?

漆黑的矿井,沾满煤粉的矿工,随时可能发生的塌方和瓦斯爆炸……

这是煤炭开采留给人们的固有印象。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这意味着将推动煤矿、油气田、电厂等智能化升级。

煤炭是目前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最重要的能源,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

那么,煤炭是怎么生产的呢?

它分为采煤、洗煤、运输和销售四个环节,以前这些工作靠的是“矿工”。

“人工开采最大的痛点是安全,一例人员死亡事故可能就导致一个煤矿停产,而且从业人员越来越少,井下工人平均年龄超45岁,年轻人从业意愿低,招工难度大。”中煤集团科技环保部副总经理管增伦说。

近十年来,煤炭开采已进入机械化时代,相较于人工,生产效率已有极大的提高。

点着鼠标,推着摇杆,坐在办公室就能对井下几百米深处的设备发出指令,进行采煤作业——这是国家能源集团现在的煤炭开采画面,也是采煤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型的“雏形”。

未来五年,煤炭开采将开足马力向智能化转型升级。

“到‘十四五’末期,我国将建成智能化生产煤矿数量1000处以上,培育3至5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企业,组建10家年产亿吨级煤炭企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张宏说。

那么,你想知道智能矿山长啥样吗?

无人驾驶卡车在矿山轰鸣,智能调度系统自动规划运输路线,炸药混装车自动装药精准爆破……

煤炭开采,无人则安。“无人化”是智能矿山的建设目标,机器人巡检、远程驾驶,采煤、运煤、洗煤全过程自动化,井下生产全过程可视化监控。

“智能矿山依托5G通信、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是无人、安全、高效、清洁的代名词。”管增伦说,我国的煤炭开采已经从单个系统、单项技术的智能化,即“点上的无人”,向多个系统智能化,即“面上的无人”,再向“一个矿井的无人”,最后向“矿区系统的无人”发展。

矿山工作千头万绪,这套“无人化”的智能化协作网络,怎么建设呢?

就在上个月,任正非也加入“矿工”行列,带来了解决方案。华为与山西省合作共建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这是智能矿山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这套网络系统有三大亮点:

首先,利用5G通信技术,实现矿区无线全覆盖,连接摄像头、车辆、生产设备、传感器等终端,解决井下布线复杂、光纤易折损、部署难的问题。同时,华为最新一代的无线网具有信号强、超低时延、无损漫游等亮点,保证机器人巡检,远程驾驶等移动业务不卡顿、不丢包;

其次,超宽环网、多网合一,华为提供50G/100G超宽环网,统一承载5G、视频监控、生产控制等业务,并通过网络切片安全隔离,实现多网合一,避免多网重复建设,大大降低建网成本;

第三,智能运维、统一管理,管理-控制-分析系统三位一体,网络可视、可管、可控,通过IFIT随流检测,故障精准定位。

煤矿井下设备对安全性要求高,获得煤矿安全认证是行业准入基本条件,目前华为智能矿山网络产品已通过煤安认证。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未来五年,煤炭行业将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以智能化开采为主攻方向,促进行业向人才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4月份煤炭海运费提前半月知
下一条: 十四五规划纲要:推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