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公告《核电厂 退役准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煤电顶牛发改委重启电网输配分开改革
 
煤电顶牛发改委重启电网输配分开改革
时间:2010/4/12 
    《华夏时报》记者近日从发改委产业协调司一位官员处获悉,发改委能源局、产业政策司等相关司局日前召开会议,酝酿重新启动电网输配分开改革,试图从根本上啃下电力改革中的这块硬骨头。“下一步将联合发改委其他司局推出具体方案,然后再征求其他相关部委意见。”该官员表示。

    目前正在参与中国“十二五”能源战略规划的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分析:“电价改革被发改委列为2010年垄断行业改革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重中之重,而输配电价独立核定、输配分开则是电改的核心。”

    国家发改委3月30日提醒,今年部分地区仍将存在电力供应紧张的可能。分析人士据此认为,今年“煤电顶牛”的矛盾更加突出,大用户直购电这一电力改革中的关键有望深入。

    记者注意到,发改委在《关于做好2010年电力运行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表示,积极安排落实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电量,统筹制订电力电量供需平衡方案。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将继续推进电力改革进程。”发改委此番表态,被认为是对大用户直购电试点的肯定。

    国家电监会总监谭荣尧也表示,大用户直购交易是电改重点之一,应该逐步扩大双边交易范围。为核准首个直购电试点项目,去年三部委(发改委、能源局、电监会)专门出台了电价规范通知。

    三部委批复直购电“试点”,即通过直购电的实施改变电网对输配价格的垄断现状。据悉,直购电试点项目中,电网的输配电价被划分为两部分,其中东北电网公司输电价格每千瓦时0.017元;辽宁省电网公司基本电价执行大工业基本电价标准,每千瓦时0.10元。

    “这种划分尽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输、配电价分开,但可以视为博弈后的折中方法。” 一位长期关注电力改革的专家告诉记者,这显示了电力改革的曲折性。“三部委规定,当前的直购电输配电价格原则上按电网企业平均输配电价扣减电压等级差价后的标准执行。”他告诉记者。

    但三部委的通知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和电网企业不得自行提高或降低电力用户销售电价,不得自行以大用户直接交易等名义实行电价优惠。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在现有的电力价格体系下,政策对各利益相关方仍不平衡。

    至于未来电力改革后如何保证电网的收益,发改委价格司电力价格处处长李才华的观点是,政府认为电网企业的改革方向是保持其收入稳定,而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据悉,发改委电价改革方案的总体思路是,遵循电力改革的方向,打破垄断,输配分开,最终形成上网电价、输电价、配电价和销售电价。

    推进输配分开一直是国务院关于电改的核心内容之一。2002年,国务院公布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俗称5号文件)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输配分开。但时至今日,输配分开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步。

    “在于既有利益格局。”林伯强分析,输配分开是打破电网垄断电力市场,构建有卖方(发电企业)、有买方(配电企业)市场主体的电力市场体系的核心举措。“输配电价涉及输电网、配电网分开问题,有可能牵扯对电网公司上万亿的配电网资产进行拆分,因此争议很大。”林百强说。

    记者注意到,电监会也把核定输配电价工作作为2010年工作重点。谭荣尧近日强调,要加快输配电价改革,理顺电价形成机制,“电价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研究制定出合理的输配电价。”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落实电价改革方案,再开展输配分开改革试点等工作,将是电监会未来数年的工作核心。基于此,发改委能否和电监会联手,共同推进电网输配分开,成为许多人的共同期待。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发改委:电价改革要注意完善机制
下一条: 中国矿产勘查开发创近10年新高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