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公告《核电厂 退役准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节能环保 >> “十四五”末 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固废资源化利用率将超75%
 
“十四五”末 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固废资源化利用率将超75%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裘颖琼 时间:2021/9/22 
在城市固废处理中,老港生态环保基地是上海全市约50%生活垃圾的“最后归宿”。这个位于东海之滨的基地面积有15.3平方公里,是全国固废处理能力最大、处理对象最多元、资源能源利用产业链最完善的综合处置基地,也是全球最大的以生活垃圾为主的标准化、规范化、生态化固废综合处置基地。

记者获悉,“十四五”末,老港生态环保基地整体固废无害化处理能力将达到20070吨/日,资源化利用率超过75%。

为垃圾分类添设施

基地内,一座水蓝色宝盒状的现代建筑格外醒目,这便是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全球规模最大的垃圾焚烧厂。大楼的外观十分现代化,内部的样子也完全“颠覆”人们对传统垃圾焚烧厂的想象,没有漫天的浓烟、扑鼻的臭味、脏乱的场景,倒是像进了一个“智慧工厂”。

透过室内三楼的玻璃窗,可以看到中央控制室内的工作人员,正井然有序地指挥调度。“老港二期是上海垃圾处置单位中最‘聪明’的,现场生产所有数据都能在中控室内接收、自动分析、自动反馈,最终自动控制所有现场设备运行。”据工作人员介绍,8条焚烧线每日不停工作,可处理垃圾6000吨/日。如果再加上一期项目,每年共处置300万吨生活垃圾,约占上海市居民年产生垃圾总量的1/3。而焚烧系统的烟气排放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上海市地标和欧盟标准。

上海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后,老港也在相应构建末端处置设施的分配。继老港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一期)率先补齐上海城市湿垃圾处置的“空白”领域后,老港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二期)也将成为湿垃圾末端处置的另一个“好帮手”,计划今年年底全量投运,设计处理规模为1500吨/日。

此外,在前端的收运和中转上,也将分类做到了细致化——建造餐厨专用集装箱,增加分类标识,确保干、湿垃圾不混装不混运,强化 “收、运、处”闭环管理。

探索固废资源化利用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老港基地也是一个实现“变废为宝”的地方。

老港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二期)项目,每份垃圾充分焚烧后,热能回收最高可达26%,每吨垃圾焚烧发电量达550千瓦时,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准。残余炉渣则综合利用,变成了建材原料,而湿垃圾、建筑垃圾、浓缩液、污泥等也各有去处。目前,老港正在完善废弃物处置再生产业链,降低环境承载压力。

比如,专门用来处置湿垃圾的生物能源利用中心,正在进行“黑水虻生物转化养殖试验项目”。据工作人员介绍,黑水虻是处理餐厨垃圾的高手,这些吃餐厨垃圾的黑水虻长大后,可以制作成优质的蛋白质,用在化妆品、饲料里。“每日消耗2吨有机质,通过转化可实现20%的水虻蛋白、20%虫粪肥料转化率。

位于老港东南侧的再生建材利用中心,也正在采用“粗分选+多级分选筛分+多级破碎,辅以磁选和智能分选”的处理工艺,生产出再生骨料、回填材料、再生砖等产品,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黄河流域首家省级生态保护巡回法庭揭牌
下一条: 中方呼吁: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减排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