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凶猛“抢锂”,谁是最大赢家
 
凶猛“抢锂”,谁是最大赢家
来源:《科创板日报》 作者:曾乐 时间:2021/10/14 
供需持续紧张下,带动锂电价格不断上涨。

10月12日,据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锂电材料报价再度普遍上涨。其中,碳酸钴涨5000元/吨,电解钴涨7500元-8500元/吨,四氧化三钴涨5000元/吨,金属锂涨2万元/吨,碳酸锂涨1000元/吨;氢氧化锂涨1500元-3000元/吨,六氟磷酸锂涨1500元/吨;电解液涨2000元-4000元/吨;正极材料中三元前驱体涨1000元-4000元/吨。

与此同时,一场关于全球锂矿资源的争夺战正在不断加剧。

多企业跨界布局锂电,“抢锂”战争愈发凶猛

当前,不少企业跨界布局锂电,从而为自身发展打开更多想象空间。据高工锂电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便有超20家企业跨界布局锂电。

其中,10月12日晚间,金石资源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浙江省江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项目投资协议书》,投资项目名称为“年产2.5万吨新能源含氟锂电材料及配套8万吨/年萤石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5.5亿元。这意味着,金石资源正式进军锂电产业链。

谈及启动该项目的原因,金石资源方面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大力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电解液是锂电池中锂离子的传输载体,电解质是电解液的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是目前商业化应用最广泛的电解质锂盐,是锂电池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原材料;双氟磺酰亚胺锂则可能是未来电解质锂盐的发展方向。”

此外,10月9日,加拿大锂盐商Neo Lithium10月9日披露公告显示,紫金矿业已同意以每股6.50加元收购Neo Lithium所有已发行股份,总对价约9.6亿加元(约合人民币49.6亿元),此次交易价格较Neo Lithium 20日均价溢价约36%。据悉,Neo Lithium3Q锂盐湖项目是世界上同类项目中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的项目之一。

而紫金矿业此次收购目的,意在进军锂矿产业。对此,紫金矿业方面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锂是新能源的战略性矿种,是公司董事会确定需拓展的战略性资源。依托公司矿业开发以及化工、冶金、环保等技术优势,进一步拓展与新能源相关战略性矿种,符合公司战略,扩大公司发展空间,构建全新增量领域,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

天风证券研究表示,全球范围来看,传统周期品资源有限性决定矿业公司内生禀赋。因此,并购发展是矿业公司成长的必经之路。而资源甄别能力,对应高品位资源的稀缺性,给予矿业公司估值溢价空间。

“抢锂”战争加剧

随着锂电材料价格的走高,使得上市公司加速向上游锂矿资源布局,这也搅动着资本更加火热。

10月12日,金圆股份发布公告称,拟收购和锂锂业不低于51%股权。而今年9月以来,金圆股份宣布收购了锂源矿业、辰宇矿业的股权,意在通过获取锂矿资源,作为公司向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延伸发展的重要举措。

对此,金圆股份在最新公告中表示,“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缩短碳酸锂生产线的建设周期及缩减建设成本,发挥区域优势及成本优势,加快实现碳酸锂量产目标。本次合作有利于推进公司在锂电新能源材料业务领域的战略布局,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今年9月底,针对加拿大Millennial LithiumCorp当地时间周二表示,宁德时代表示,已同意以约19.2亿元的价格,收购加拿大锂业公司100%股权。而该锂业公司在阿根廷拥有两处世界级锂盐湖项目。

对此,宁德时代方面表示,“此次收购,是公司供应链布局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保障宁德时代长期稳定的锂原材料供应。“

华安证券方面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表示,电池厂加速布局上游资源,反映出锂资源的稀缺性与重要性,锂资源自主可控是新能源产业链的战略需求。

除多家企业豪掷资金“抢锂”外,锂价再度攀升。

近日,赣锋锂业被曝发布调价函称,自10月10日起,上调金属锂和丁基锂产品价格。其中,金属锂全系列产品(工业级金属锂、电池级金属锂、锂材锂带产品)单价上调10万元/吨;丁基锂产品单价上调10%,调价函有效期一个月。

对此,赣锋锂业解释称,调价原因系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及电力供应影响,金属锂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所致。

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连锁效应传导电池厂商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1-9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5名分别为:宁德时代(占比50.8%)、比亚迪(占比16.0%)、中航锂电(占比6.1%)、LG新能源(占比5.5%)、国轩高科(占比5.1%)。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的毛利率分别为:27.26%、11.13%、19.88%。除宁德时代毛利率同比微增长外,后两者毛利率均同比减少。

彼时,比亚迪在公告解释称,报告期内,因产品结构变化,公司毛利率下滑;同时,受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上涨影响,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由此可窥见,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这一连锁效应已传导至电池厂商。

行业发展方面,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数据显示,今年9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23.2GWh,同比增长168.9%,环比增长18.9%。

其中,三元电池产量9.6GWh,占总产量41.6%,同比增长102.6%,环比增长15.1%;磷酸铁锂电池产量13.5GWh,占总产量58.3%,同比增长252.0%,环比增长21.9%。

今年9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5.7GWh,同比上升138.6%,环比上升25.0%。其中,三元电池共计装车6.1GWh,同比上升45.6%,环比上升15.0%;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9.5GWh,同比上升309.3%,环比上升32.3%。

对此,乘联会方面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中国的汽车大企业集团应该有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和协同储备。其中,要努力做好三元电池的发展,不能忽视锂钴镍资源保障。车企集团与国家相关部门协同保障三元电池的供给,实现长期保障,意义重大。”

有业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表示,“当前,赛道中的企业既要面对锂电池的高增长需求,又要应对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压力。为确保上游资源的供应、增强自身竞争力,企业对于锂资源争夺或将加剧。”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国际能源署:清洁能源转型进展仍“过于缓慢”
下一条: 中国海上风机首登欧洲大陆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