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公告《核电厂 退役准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面对超预期挑战 中国经济着力稳中求进
 
面对超预期挑战 中国经济着力稳中求进
来源:新华社 作者:记者高竹、周文其、杨丁淼 时间:2022/4/18 
面对疫情冲击给一些中国企业造成的原材料价格攀升、用工成本上涨、资金链紧张等多重压力,中国政府不断出台“稳经济”举措,着力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近一个月来,从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要求“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到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部署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对特困行业实行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费政策、部署适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等一系列有力措施,稳经济“实招”迭出。

位于江苏南通的上海水星家纺海门有限公司是政策受益者之一。该公司财务负责人何爱健说,截至目前,公司已享受到152万元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优惠,这为企业生存发展争取了宝贵空间。

地域政治冲突持续,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国内疫情近期多发,近期国内外环境出现超预期变化,中国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复杂挑战。中国密集出台多项“稳经济”举措,频频传递宏观政策靠前发力、适时加力的强烈信号。

决策层指出,既要看到中国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拥有很强韧性,坚定信心;又要高度警惕国际国内环境一些超预期变化、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正视和果断应对新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赵锡军预计,还有多项新政正处于准备酝酿的阶段,将为中国经济应对超预期挑战提供政策支撑。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稳”字当头,稳投资是重要基石。为有效拉动投资增长,财政部在去年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46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3月底又下达了第二批专项债券额度。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2%,比上年全年加快7.3个百分点。

在税收政策方面,今年中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退税减税规模历史空前,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

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中国人民银行4月15日宣布,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这是今年以来中国首次降准,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此外,信贷扩张靠前发力,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力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企业纾困解难。

据央行数据,一季度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在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的背景下再创新高。

围绕稳物价、稳就业,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人社部等多部门综合施策,在粮食生产、能源保供、物流畅通以及加大企业稳岗政策落实,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各地纷纷推出纾困政策。从减税降费、减免房租,到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支持企业扩大投资等方面,因地制宜帮助企业纾解困难,使更多政策红利直达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

从普惠性政策到特定领域帮扶举措,从阶段性措施到制度性安排,从中央统一出台政策到地方自主施策,这些稳增长的政策举措,对亿万市场主体来说如同一场“及时雨”。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援引花旗银行近期的一份报告称,鉴于中国经济开年表现出的强劲发展势头和预期的稳增长政策,花旗银行上调了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速的预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只要能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做好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中国经济必将持续行稳致远。长期看,中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国家发改委明确 适度超前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下一条: 央行降准!释放资金5300亿元,利好楼市股市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