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风电、光伏退役潮来袭,最新报告预测回收市场规模与前景
 
风电、光伏退役潮来袭,最新报告预测回收市场规模与前景
来源:搜力科技 时间:2022/7/6 
    2022年7月6日,北京——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今日发布了《可再生能源零废未来:风电、光伏回收产业发展研究》(下称“报告”),分别对中国风电、光伏行业的回收现状与市场规模、回收规模增长对社会的影响、全球创新实践等多维度进行解读并提出建议,为行业发展以及参与者提供重要指引。

  自千禧年以来,中国的风电与光伏产业迈入规模化发展快车道,截止至2021年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量达328GW,光伏累计装机量达306GW,已连续数年保持全球装机量首位。中国风光产业高速发展二十年,而那些千禧年初期投入使用的风电机组于光伏组件,也即将抵达20至25年设计使用寿命的终点。

  报告预计,中国风电产业将在2025年迎来第一批大规模退役潮,退役规模将超过1.2GW;紧随其后的是,2030年光伏组件将进入密集报废期,预计可回收容量高达17.8GW。到2040年风电退役累计将达到约280GW,光伏退役组件累计规模将达到约250GW。   
         
  绿色回收迫在眉睫

  报告指出,由于风电和光伏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工艺流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高效的回收产业可以大幅度减少组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极大助力中国的碳中和目标。若一台1.5MW的风机被100%回收,可以减少约600吨二氧化碳排放。随着回收规模的增长,在2040年累计回收规模达280GW,将可减少约1.13亿吨的碳排放。若1吨废弃光伏组件被回收利用,可以减少约5.4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若2040年累计回收量到达约250GW,可以减少约1.08亿吨碳排放。

  绿色环保的回收方式同样能够缓解装机退役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以风电为例,至2040年,风电行业将累计产生3000万吨废钢、回收价值超过900亿元,以及80万吨废铜、回收价值近500亿元。同时,难以回收的风机叶片将产生220万吨废弃玻璃纤维,以及近120万吨废弃树脂和胶,若回收不当将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风机主要部件及可回收材料分解示意图

           

                                             光伏板主要部件及可回收材料分解示意图

  绿色和平东亚地区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嘉童表示:“风电、光伏的回收产业不仅能够为退役的组件赋予新的价值,在创新科技的加持下,前沿的回收方法能够大量减少风光寿命尽头的二氧化碳排放、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避免这些影响对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反噬,助力可再生能源行业可持续地高速发展。”

  解决方案与政策支持亟需完善

  报告指出,中国可再生能源回收行业伴随着长期遗留问题发展至今,该行业已具备市场空间规模大、产业链丰富度高、双碳目标执行力强这三大条件,因此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不过产业高速发展依赖完善可行的回收解决方案与政策支持。全球诸多国家的政府、企业、协会正着力探索有效回收方法,本报告对国内外相关政策对回收市场的引导,以及回收市场的创新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形成了政策导向与市场导向的建议。

  报告的建议指出,政策层面应推出支持性的税收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建立并完善风电和光伏回收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鼓励和支持回收技术跨区域合作和技术交流等。市场层面应推动实施绿色供应链,促进上下游合作探索新商业模式,加强跨领域合作,推动技术产学研转化并将更多资本引入回收市场。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2022上半年新型储能政策大全
下一条: 未来股份已解除资金占用风险 收购2家锂电公司进军新能源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