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公告《核电厂 退役准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中国节能减排尽力而为合情合理
 
中国节能减排尽力而为合情合理
时间:2009/12/9 

    当地时间七日下午,中国政府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解振华在哥本哈根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中国承诺二0二0年前单位GDP碳强度下降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四十五,这一自主行动没有任何谈判余地。而稍早时间结束的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同时传递出中国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和决心。

    北京时间七日下午,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下帷幕。分析人士注意到,今年会议对于节能减排之阐述,较往年更为丰富。

    二00七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官方将节能减排描述为“攻坚战”、“持久战”。二00八年底,节能减排的要求则被概括为“全面加强”和“突出抓好”这两个四字短语。

    此番,会议要求,二0一0年要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分析人士指,如此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说明中国政府已感受到其承诺的减排目标所带来的压力;同时表明,中国正严肃认真的履行自己的承诺。

    前中国气候谈判代表邹骥表示,在当前情况下,中国选择这样的自主减排目标,对国内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对国际则是合情合理、讲究分寸。

    研究显示,要实现所承诺的减排目标,今后十年里中国每年需付出三百亿美元的增量成本,这意味着每一个中国家庭每年会多出六十四美元的额外负担。

    而中国的压力远不止这些。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拓展发展空间。这意味着城镇化将在中国下一步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社科院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潘家华预测,从现在到二0四0年,中国要增加城市人口四点五亿,相当于新增一点五个美国、一个欧盟二十七国的人口。城市基础设施、住房、就业、消费、能源和排放需求均不可低估。

    尽管中国表明了负责任地致力于减排的姿态,但仍有些媒体和个人对中国的减排的目标说三道四。专家对此表示,即便是从总量的角度来说,中国在道义上也并不处于弱势。

    中国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截至二00九上半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已经比二00五年降低了百分之十三。经过努力,有希望实现单位GDP能耗二0一0年比二00五年降低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目标,这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十五亿吨以上。

    据专业机构测算,工业革命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百分之七十五至百分之八十。而中国的人均排放量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并且其使用能源的百分之四十是用于制造出口西方的产品。

    有人戏言,除了拍出一部反映世界末日的电影来给人警示外,西方发达国家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提供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资金和技术等,并作出切实的承诺和行动,不能再开空头支票了。

    邹骥表示,发达国家不应将“碳关税”、“边境调节税”作为首要的考虑内容,而应思考如何向发展中国家转让节能减排的清洁技术,如何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全球性的节能减排起实质作用。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万钢:中国安排百亿资金用于节能减排的科研
下一条: 五大金融监管部门纷纷亮出监管新思路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