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扩产加速 HJT电池降本增效进入冲刺期
 
扩产加速 HJT电池降本增效进入冲刺期
来源:新华财经 时间:2022/8/25 
近期,A股HJT电池板块表现亮眼,从四月底开始强势反弹,至今涨幅已超过77%,包括金辰股份、明冠新材、迈为股份、京山轻机在内的多个相关概念股也上演多番涨停,股价屡创历史新高。

HJT电池又称异质结电池,被业内视为下一代光伏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2015年开始国产化进程,2017-2019年异质结逐渐实现了设备的国产化,2021年是整个异质结产业链真正实现商业化量产的元年。

长期以来降本增效是光伏行业的核心发展逻辑,其中电池片技术是影响度电成本和发电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光伏行业的主流电池是P型PERC电池,其转换效率已经接近24%-24.5%的理论极限,因此转换效率更高的N型电池技术将成为未来光伏行业的主流选择。

HJT电池商业化落地明显加快

作为N型电池技术的代表之一,异质结电池因其性能好、生产步骤简单、衰减少、转换效率高、发电量大等多个优点受到行业青睐,2021年以来多家企业开始商业化布局、加速投产扩产,2022年金刚玻璃、华晟新能源、东方日升等公司纷纷公布大规模扩产计划,HJT电池商业化落地更是明显加快。

金刚玻璃6月份发布公告称将投资建设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同时表示公司异质结电池生产线在产能爬坡阶段,微晶线HJT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4.95%,电池最高转换效率已达25.2%,异质结组件量产功率稳定达到700W+。

华晟新能源拟建设三期4.8GW双面微晶异质结智能工厂项目,预计在2023年第一到第三季度分两期完成全部设备搬入和调试投产。

金辰股份在5月召开的2021年中期业绩说明会表示公司预估2022年全行业HJT将有25GW左右的新增项目设备订单,2023年预估会有40-50GW的新增项目设备订单。

国盛证券预计,2022年HJT市场扩产体量在20-30GW,行业有望加速跨越经济性瓶颈,实现规模化量产。

HJT电池性价比拐点将至

然而目前异质结电池想要走向更大规模的商业化量产还需突破成本瓶颈。先导薄膜材料销售总监唐武强表示,异质结电池的大规模爆发,目前还是受制于它的制造成本。在过去三年,整个异质结的转换效率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是目前跟PERC电池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劣势,未来技术进一步成熟,推动每瓦的电池成本进一步的降低,到时会达到大规模扩产的条件。

SOLARZOOM光储亿家副总裁马弋崴表示,2020年开始,异质结和PERC电池的生产成本差距已经缩小到三毛以内了,特别是2021年以来包括迈为在内的设备厂商的量产规模不断扩大,包括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引入,也推动异质结电池生产制造成本有更大下降空间。

据测算,HJT电池转换效率每提升1%,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可增加组建溢价空间0.05-0.15元/W不等,且对组件整体功率的提升亦可摊薄组件环节的单位制造成本。中银证券预计HJT组件端整体成本有望在2022年底至2023年H1贴近PERC组件。

在提高效能上,HJT电池在今年也不断有好消息。金刚玻璃公布的最新量产数据显示,目前已实现210尺寸微晶HJT量产平均效率达24.95%,进一步拉开HJT电池与其他电池技术路线之间的量产效率差异,提效空间前景广阔。

6月,据隆基绿能消息,公司HJT电池研发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测试M6全尺寸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26.50%,创造了大尺寸单结晶硅光伏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相较上一次创造的26.3%的记录提升0.2%。

中银证券分析师李可伦认为,HJT电池转换效率迭创新高,产业化快速推进,成本下降路径清晰可行,性价比拐点到来后预计将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路线。

浙商证券分析师王华军认为,随着HJT国产设备的成熟、经济实用性改善,有望复制PERC快速渗透历程、开启下一代电池片技术爆发的周期。硅片薄片化、靶材国产化等多种条件将共同推动HJT降本,预计2023年达到电池端与PERC成本打平。预计2025年HJT设备市场空间超400亿元、5年CAGR为80%。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新能源汽车销量高涨 中国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下一条: 宁德时代净利暴增,分红近16亿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