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公告《核电厂 退役准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煤炭行业 >> 深入调研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深入调研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滕继濮 韩 荣 时间:2023/2/22 
科研、培训、学习、调研。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吕春祥用4个词概括了他的2022年。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见到吕春祥时,他正戴着眼镜伏在电脑桌旁认真地研读资料,为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做准备。

对于既是全国人大代表又是科技工作者的双重身份,吕春祥坦言是压力更是责任。他说:“充分发挥科研人的钻研精神,不断学习、培训、调研,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

碳纤维,在工业界被誉为“黑色黄金”,在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具有重要用途。过去,由于制备工艺程序复杂、技术难度大,我国碳纤维材料曾一度受制于人。多年来,吕春祥带领团队不断攻破技术难关,实现了尖端领域用碳纤维的国产化保障,满足了国家重大需求。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使用的雪车就采用了吕春祥作为技术负责人研制的T800级碳纤维材料,其密度只有钢的1/4,强度却是钢的5—10倍。

去年参加全国两会时,吕春祥带了不少由碳纤维材料制成的产品,向大家科普碳纤维材料的“前世今生”以及我国在碳纤维领域的攻关史。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这些年吕春祥在繁重的科研工作之余,还持续关注着其他领域。他先后就科技成果转化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学习,研读法规政策,分析问题,思索对策。去年全国两会,他带来了《关于持续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的建议。

“我国‘贫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能源结构特征,决定了煤炭是我国唯一可以信赖和依赖的能源。”吕春祥认为,强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技术研究,是解决我国能源安全的首要和现实途径。

为此,吕春祥提出要在煤炭高效燃烧发电技术、新一代煤制油技术、洁净燃煤技术等方面系统开展科技攻关。

同时,吕春祥还发挥自身优势,提出《关于加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基础研究的建议》《关于对产业化项目推广科技成果成熟度评价的建议》等建议,得到相关国家部委的答复。他提出的《关于推广技术成熟度评估》的建议,推动了山西省太原市地方标准的建立。

今年,吕春祥再次关注能源领域,围绕山西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出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山西作为能源大省义不容辞,要有所作为。”吕春祥介绍,近年来山西风光发电装机容量位居全国前列,氢能、地热能、新型储能和能源互联网等技术加快发展。截至2022年12月底,山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达到4900万千瓦,占比40.25%。

因此,他认为国家在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过程中,可以考虑发挥山西的清洁能源优势,将山西作为示范点之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立新型能源体系,推动煤炭大省向综合能源大省转变,既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也是山西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吕春祥说。

记者手记

作为科研工作者,吕春祥研究碳纤维材料20余年,见证了我国碳纤维材料研制生产水平由低端走向高端的历史,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使用的雪车就采用了他们研制的碳纤维材料;而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吕春祥履职多年不忘初心,“群众利益无小事”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吕春祥身上,记者看到了他把钻研这一态度融入到方方面面,不论是本职工作,还是作为人大代表履职,无不尽心尽责。用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论做什么,都不能说外行话,这样才对得起肩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在吕春祥办公室存放的10多箱履职资料,正在使用的A4大小的履职笔记本已经满满记了一本。

笔记本上,有一段特别标注的话令人动容:“呕心沥血为国奉献、为业克艰,大我小我忘我;不辞劳苦为民呼吁、为友助力,是我非我无我。”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今年陕西省煤矿安全工作重点抓好这六个方面
下一条: 山西煤炭产量到2025年将保持在每年14亿吨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