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力行业 >> 今年电煤能否足量供应仍有隐忧
|
|
今年电煤能否足量供应仍有隐忧 |
来源:电联新媒 作者:叶春 时间:2023/4/6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一年,宏观经济发展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由于疫情对经济运行的扰动明显消退,经济高质量发展获得了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国家经济形势整体回升向好,将带动电力消费快速增长。根据中电联预测,预计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1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左右,若经济超预期发展,电力消费增速或将更高。
但同时,也给近年来较为紧张的电力供应保障带来压力。在新能源装机占比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燃煤发电稳定供应的天然特性尤为珍贵,其重要性也日渐凸显,煤电的价值被重新评估。当前,煤电依然是保供主力,电煤则是决定煤电能否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的重要一环。
尽管2023年电煤消费保障能力总体继续增强,但中长期合同兑现、优质产能释放、物流运力保障、进口煤政策变化等不确定因素,成为电煤是否能够足量供应的隐忧,在用能高峰时段,局部地区电煤供应仍可能出现供需失衡的情况,煤电保供任重道远。
2022年煤炭市场回顾
全年煤炭产量创新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生产原煤45.0亿吨,同比增长9.0%(见图1)。近五年来,我国原煤产量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2022年,在国家全力推动煤炭增产增供的一系列政策下,全年新增煤炭产能超过3亿吨,全年日均产量1200万吨以上。其中,晋、陕、蒙、新四省(区)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81%,充分发挥了增产增供“主力军”作用。2023年1月以来,多省区明确提出了2023年煤炭计划产量,预计2023年国内原煤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
煤炭进口量为近四年最低。2022年,受国际局部冲突等影响,国际能源价格高位波动,全年进口动力煤价格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动力煤进口总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根据海关总署统计,全年进口煤炭2.9亿吨,同比下降9.2%(见图2)。产量基本维持在近五年来的平均水平。
铁路运力向长协保供煤倾斜,发挥保链稳链作用。据国家铁路总公司数据,2022年,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9亿吨、同比增长4.7%(见图3)。电煤运输方面,铁路运输企业开展电煤保供专项行动,将运力资源向电煤运输倾斜,通过浩吉、侯月、瓦日、唐包等煤运大通道,组织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疆煤外运,大力开行万吨列车,确保电煤运输畅通高效,运输和供应的重心向晋陕蒙特别是新疆地区转移。2022年底,国家铁路完成电煤运输14.9亿吨,同比增长13%,创历史最好水平,发挥了交通运输及物流在能源安全供应中的保链稳链作用。
电煤需求总量同比增长。2022年,受来水偏枯影响水电出力较同期明显下降,火电发电量填补水电缺口拉动电煤需求快速增长。2022年,全口径火电发电量5.7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其中,全口径煤电发电量5.0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占全国总发电量的比重为58.4%。纳入中电联电力行业燃料统计的燃煤发电企业累计耗用煤量17.3亿吨,同比增长1.3%。月度日均耗煤量随气温变化波动明显。
近五年来,全国煤炭消费总量随着GDP增长同步逐年上升,2022年预计达到30.3亿吨标准煤(见图4)。 |
责任编辑:myadmin |
上一条:
贵州电网“三横两联一中心”骨干网架输变电工程启动 |
下一条:
川藏两地再添“电力天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