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5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山东:建设海风基地35GW
 
山东:建设海风基地35GW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 时间:2023/6/9 
6月2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到副省长范波先生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布《2022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介绍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有关情况。

会上,记者提问,今年是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起步之年。先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请问山东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龙钢先生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大家有目共睹,也是人人受益。下一步,山东省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发18号文件,加快建设生态保护样板区,努力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布局,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坚持先立后破,统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煤电、外电。一方面,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稳固煤炭供应链,优化省内开发布局,重点打造陕甘蒙等省外基地,建立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储备体系。加快煤电机组更新改造,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全部为背压机组。塑强电力供应链,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因地制宜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积极拓展“外电入鲁”规模。完善油气供应链,加快推进山东省天然气环网、中俄东线山东段等工程建设,健全天然气储备体系。

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谋划实施能源发展九大工程,海上建设3500万千瓦风电基地、4200万千瓦光伏基地,陆上打造30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500万千瓦采煤塌陷区光伏、4800万千瓦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以及4000万千瓦胶东半岛核电基地,再加上抽水蓄能、先进储能,到2030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突破2亿千瓦、达到煤电装机的两倍。

二是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持续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碳汇补偿和交易机制,实施省级碳达峰试点,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开发绿色金融产品、扩大绿色信贷规模,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出行等创建行动,不断提高绿色低碳生活水平。

三是全力打造黄河长久安澜示范带。山东省是严重缺水省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315立方米,不足全国的1/6。我们将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坚持“四水四定”,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严格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提速建设青岛官路、烟台老岚、临沂双堠水库等重大项目,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加强黄河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开展“二级悬河”治理,加强东平湖蓄滞洪区建设、河口地区综合治理,实施黄河主要支流、黄泛区水系防洪治理工程。按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要求,编制实施沿黄生态廊道建设规划,开展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国家级试点,加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高水平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现场签约近1亿!阳光电源集成桩火爆上海充换电展
下一条: 碳酸锂价格重返31万元/吨 仍应警惕产能过剩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