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当季利润由降转增,看工业企业如何应变克难
 
当季利润由降转增,看工业企业如何应变克难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3/11/14 
需求不足、成本上升,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工业企业面临较大困难。宏观政策相继落地,营收利润持续恢复。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7.7%。这是连续5个季度同比下降后首次由降转增!

静态看,压力不小,动态看,形势在好转。工业企业到底困难有几分?带着问题,笔者在部分中东部省份走访了些企业。初步结论:困难的确存在,但压力总体可控,只要找准方子、走对路子,经营状况一定会持续向好。

结合调研,理由有三:

一、困难有阶段性。随着经济循环更畅通、复苏再加力,一些不利影响正在远去。

历经三年多疫情,经济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与一些服务业因消费场景限制而“强势回归”不同,工业客观上受到了“生产恢复快于需求回暖”的限制。特别是在今年一二季度的“起跑”阶段,供大于求、竞争加剧,部分企业出现效益下降。

就中国经济实际表现看,供需复苏不均衡造成的不利影响已经有所缓解。比如不少新能源汽车企业就讲,随着消费意愿增强、产品“下乡”政策落地等,市场逐季转暖。新能源汽车的产量销量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一季度市场过渡期,二季度明显好转,前三季度分别增长33.7%、37.5%。看大面,前三季度,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利润增速较上半年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

总体看,需求复苏、利润回升确需一个过程,但聚焦问题、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能力让复苏回升的脚步更快些。

二、困难有两面性。压力,也孕育着转型升级、结构优化的机遇,会锻造出中国企业的更强体质。

走访中,两家工程机械企业令人印象深刻。这两年,受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趋缓等影响,工程机械市场热度不及以往。为应对压力,两家企业各有妙招:一家专攻高空作业平台产品,追求“高精尖”,不做“大路货”,近年来需求走高,企业营收年均增长50%以上;另一家主营起重机,跳出国内“红海”,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蓝海”,开拓了不少国际新客户,同样站稳了脚跟。

“风浪”面前,有的企业凭借“独门秘笈”脱颖而出,有的依靠“多元发力”熨平波动,还有不少企业抓机遇、谋转型,收获了“风力加持”。

像江苏一家橡胶制品企业,十年前便是行业领先者,但他们未雨绸缪,在传统存量市场饱和前,便进入成长性更强的新领域——光伏组件层压机用的硅胶板。短短几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一半,为上半年企业净利润增长60%多提供了有力支撑。

压力也是机遇。绿色转型发展的压力,恰是新能源相关行业壮大的机遇。近几年,从原材料、部件组件到生产设备、智能终端,新能源发展的“风口”几乎给千行百业都带来了新机会。任何一个机会,乘以巨大的人口基数,就是十分可观的市场空间。

手握完备产业体系、广阔市场机遇,企业辗转腾挪的空间巨大,复苏向好的支撑更坚实。

三、困难有伸缩性。困难是客观的,面对困难的态度是主观的。主观上消极悲观,往往会加大客观上的困难。主观上积极勇敢,困难也会“相形见绌”。

企业开门经营,必然面临困难。举凡基业长青的中外企业,无不是从种种挫折和挑战中成长起来的。

走访中,一位位企业家的表态令人尊敬,也深受鼓舞:

有的颇有远见:“做企业的人不能只看短期效益,而要看长期收益。我们现在的技术和赛道,5年前就布局了,一时波动不算啥。”

有的意志顽强:“不怕竞争,就怕不竞争。越是竞争激烈,越是我们的机会”。

有的定力十足:“实体经济就像身体一样,天气可能会差,但坚持强身健体,那就什么也不怕!”

在中国经济的肥沃土地上,还有许许多多企业在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以恒心办恒业。

困难面前,他们挺起精气神,发挥光和热,照亮着自己,也点亮了产业升级的美好前景。

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什么沟沟坎坎过不去呢?!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我国户用光伏装机突破1亿千瓦
下一条: 五部门联合开展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活动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