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油气行业 >> 低渗透油藏开发 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低渗透油藏开发 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3/11/28 
低渗透油田是指油层储层渗透率低、单井产能低的油田。业内通常把渗透率为0.0001~0.05平方微米的储层统称为低渗透油层。按照油层平均渗透率可以进一步把低渗透油藏分为三类:低渗透油藏、特低渗透油藏、超低渗透油藏。

针对渗透率大于0.01平方微米的一般低渗透油藏,常规注水开发基本能解决有效开发的问题,采用小规模压裂、水平井开发、二氧化碳驱可进一步增强开发效果;针对渗透率小于0.01平方微米的特低渗透油藏和超低渗致密油藏,则需进一步借助长水平段多级压裂和直斜井多级大型压裂才能实现规模效益开发。

“十二五”以来,中国石化低渗透油藏动用储量1.05亿吨,平均渗透率为0.0119平方微米,平均储量丰度为80万吨/平方千米。当前,中国石化形成了低渗透油藏常规注水开发技术、低渗透油藏压驱注水技术、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后二氧化碳混相驱技术、一般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后二氧化碳非混相驱技术、特低渗透油藏衰竭开采后注二氧化碳混相驱技术。

注水开发是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有效手段。随着开发对象转向特低渗、特深层、特高含水,注水开发技术也不断演化发展,由早期的笼统注水逐步发展为分层注水、细分层系注水和精细注水。压驱注水具有增压扩孔造缝增渗、高压减敏降阻力、高压渗流均衡驱替3种开发机理。针对低渗透油藏,中国石化探索形成了压驱注水开发技术,建立了超前压驱、整体压驱和差异压驱等3类压驱开发模式,并形成了压驱开发优化设计技术、工程工艺配套技术。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可解决低—特低渗透油藏有效补充能量的难题。我国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室内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矿场试验始于20世纪90年代,逐步形成了水气交替、周期注气、异步周期注采等开发模式。中国石化二氧化碳驱项目主要分布在胜利、中原、江苏、华东等油气田企业。

随着勘探开发程度不断加深,低渗透油藏未开发储量的动用难度越来越大,对开发技术进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发展具有和现有难动用储量类型划分协同发展的趋势。一方面需要继续攻关“压驱注水+”高效补能技术,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深化二氧化碳混相驱技术、优化气水交替开发模式、探索纳米驱油和微生物驱油技术等,并与大规模体积压裂改造技术配套发展。

同时,开发技术逐步向多学科、智能化、高精度、一体化、绿色方向发展,油田开发专业也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区块链、纳米、石墨烯等新技术和新材料日益融合,形成多学科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国内首座海上储气库开启今冬采气
下一条: 超200万!蓬深10井开辟二三叠系礁滩勘探新领域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