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公告《核电厂 退役准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华为侯金龙:推动新能源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协同发展
 
华为侯金龙:推动新能源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协同发展
时间:2023/12/8 
    【中国,海口,2023年12月7日】今日,在海口举行的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上,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侯金龙发表了“全面高压化,全面超快充,推动新能源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协同发展”主题演讲。侯金龙强调,碳中和由全球共识走向全球行动,而交通电动化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华为数字能源致力于新能源汽车与充电网络高质量协同发展,提升用户体验,保障安全可靠,加速汽车产业全面电动化。华为数字能源将携手客户、伙伴,计划于2024年率先在全国340多个城市和主要公路部署超过10万个华为全液冷超快充充电桩,实现“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质量充电”。


侯金龙在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发言

    充电不便捷、续航焦虑、性价比不高是影响用户选择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问题。作为动力域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充电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数字能源认为,在城市区域每1-2公里的半径范围,在所有公路服务区、加油站,加快建设以超充和快充为主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通过“广覆盖”、“超快充”,可破解充电难题并缓解续航焦虑。

    随着以碳化硅和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功率半导体与高倍率动力电池的日益成熟,电动汽车正加速向高压化超充方向发展。全面高压化将从B、C级车走向A级车及商用车,进一步提升电动车的竞争力。车企也加快了800V高压车型的上市步伐,预计到2025年,市场上将会有150款以上的高压超快充车型。华为数字能源融合数字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为企业提供创新的高压平台解决方案,助力整车持续提升竞争力。2023年华为DriveONE发布了900V的高效高压电驱动平台并量产,实现5分钟补能200公里。未来,补能时间将进一步缩短,助力车企全面走向高压化。华为数字能源作为独立Tier1供应商,采用灵活的合作模式,截至目前,已经同国内10多家车企合作,搭载50多款车型上车。


    侯金龙表示,充电网络应定位为“城市新型基础设施”,产业当前处于向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拐点,需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加快建设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充电目标网,从追求“车桩比”向追求“高质量”转变:

    •  在高速、国道等服务区和加油站,规模布局大功率超充。

    •  在公交、物流、矿山等专用场景,实现兆瓦级超充。

    •  在城市公共充电场景,打造1公里以内的超充圈。

    •  在居民小区等驻地场景,推广直流慢充、智能有序的充电方案。

    同时,要提升充电网与电网、车联网的互联互通,促进源、网、荷、储、车等多领域的绿色协同发展。为此,华为数字能源将携“一秒一公里”【*】全液冷超充解决方案,联合伙伴,通过三大行动,建设以超、快充为主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

    •  行动1:在北京、深圳、重庆等50多个城市,加快构建“城市一张网”,推动行业向高质量模式发展。

    •  行动2:建设超过20条高速公路的高质量“超充一张网”,通过加大在高速服务区的超快充基础设施部署,让新能源车主长距离出行无忧。

    •  行动3:计划在318川藏超充绿廊沿线部署超充站,建设绿色低碳文旅走廊。截至目前,雅安、理塘、稻城等超充站已上线运营。

    最后,侯金龙表示:“繁荣生态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华为数字能源将继续携手车企、电网、运营商、伙伴,共同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超充生态圈,加速交通电动化进程,共建绿色美好未来。”

    【*】:充电速率为实验室特定环境测试所得,请以实际使用情况为准。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吉林:实施风光消纳规模制氢工程
下一条: 中国商务新闻网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