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公告《核电厂 退役准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最强寒潮来袭,今年如何过冬
 
最强寒潮来袭,今年如何过冬
来源:央视网 时间:2023/12/15 
12月14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大风、暴雪、冰冻四个预警,其中包括最高等级的寒潮橙色预警,以及时隔10年再发的冰冻预警。最近,全国到底要经历一轮怎样的天气大变脸?今冬来最强寒潮来袭,我们又该如何防范?

今年的天气怎么了?

12月12日22时,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暴雪橙色预警。北京市应急局发布了6项预警响应措施,倡导市民乘坐公交、地铁,减少驾车出行;提醒市民避免到山区游玩;提醒各单位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做好责任区范围内的扫雪铲冰工作;城市运行保障单位要确保水、电、气、热等安全运行。其他北方降雪地区,又在如何应对?

为何会同时发布四个预警?这意味着什么?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符娇兰:一般在冬季出现强冷空气和强降雪时,会发布寒潮、大风和暴雪预警,这种同时发布比较常见。但是这次同时发布寒潮、大风、暴雪以及冰冻预警,比较少见,上一次发布冰冻预警还是在2013年。这次主要考虑整个过程比较复杂,同时伴随多种灾害性天气,既有冷空气带来的寒潮和大风,也有华北、黄淮地区出现大到暴雪和冰冻天气现象。考虑整个天气状况,灾害天气种类比较多,强度也比较强,影响范围比较广,所以同时发布了寒潮、大风、暴雪以及冰冻预警。

本轮强寒潮:北方迎历史级值,南方大逆转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符娇兰:因为这一次寒潮强度非常强,达到强寒潮级别。对于北方地区来讲,要特别关注降温过后,最低气温有可能达到或者接近历史同期极值。南方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强的降温呢?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前期的气温异常偏高,另外,确实跟这一次冷空气的强度比较强有关系,二者共同作用,造成南方气温“大跳水”的现象。

今冬来最强寒潮来袭如何应对?

中央气象台同时发布的四个气象灾害预警,考验着相关城市的应急保障能力。北京共出动扫雪除冰专业作业人员约10万人次,出动扫雪铲冰作业车辆超过1.3万车次;河北、山西高速交警联动,以时速30公里的速度,为滞留在京昆石太高速河北段的车辆压速行车带道,最终将3000多辆滞留车辆安全带出冰雪路段;河随着气温呈断崖式下降,河南郑州正多措并举做好燃气保供工作,保证群众温暖过冬。

多重天气变化,政府公众如何应对?

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院长袁宏永:对于政府部门,第一,要加强监测预警,尤其是对于灾害的发生发展态势和严重程度进行监测和研判,要加快进行预警信息发布,扩大发布面;第二,要保障城市社会的生命线系统、城市的各项职能系统正常运行,尤其是水、电、气、管网、交通,要保障正常运行;第三,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安全。

企事业单位也要担负起相应责任,一是调休,另外,对员工采取弹性工作制。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要加强安全学习,遇到这样的极端灾害天气,要知道怎么应对;另外,家庭里要储备一些相应物资,预备一些防寒措施。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共同提升应急能力、应急的响应水平,使整个社会提高应对灾害的韧性。

面对气温骤降,南、北方应对有何不同?

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院长袁宏永:相同点是,能源消耗极大增加,交通会受到巨大影响。不同点是,北方一般有供暖系统,因此主要任务是保交通、保供暖,同时交通也会影响供应链。南方由于没有集中供暖,会对供气、供电和交通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会带来一些次生、衍生灾害,比如取暖采用煤炭,要防止火灾和中毒。北方有畜牧业,要有一些对畜牧业的迁移防冻保护;南方的农业庄稼,要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对于南方来说,过往的市政设施没有碰到过现在的严寒,有可能会引起大面积水管的爆破、爆裂,雨雪冰冻和电网瘫痪,未来要加强防范。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中国发布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禁止气液双相瓶
下一条: 3条特高压直流线路累计向浙江输送 电量超6000亿千瓦时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