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亟待开发的“地下宝藏”,人大代表建议尽快出台地热能发电扶持电价政策
 
亟待开发的“地下宝藏”,人大代表建议尽快出台地热能发电扶持电价政策
时间:2024/3/7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各地全力发展经济、扩内需促消费的大背景下,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确保能源供应安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内容,凸显了能源电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保障作用。

    同时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我国传统能源系统向新能源转型发展得如火如荼。按照我国“十四五”能源规划的目标,2025年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0亿千瓦,其中灵活调节电源的建设将达到7.2亿千瓦。而在灵活调节电源的建设过程中,像地热发电这类新型发电方式因具有建设速度快、调节性能优良等多种优点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工商联主席、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提出了尽快出台地热能发电扶持电价政策,以此来推动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增强能源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

    地热发电亟待政策扶一把

    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稳定可靠等特点,地热发电具有利用效率高,不受昼夜、季节、气候等因素影响的优势,对地热资源富集地区优化能源结构、提振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今国内多地都采取积极行动,探索地热能发电的道路,由于我国的地热能发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川西、青海、新疆、山西(靠内蒙)、内蒙,当地不缺电,经济也相对落后,即使当地政府想积极推动地热能发电的项目,但没有国家能源政策的支持,推动进展缓慢。由于缺乏明确的扶持政策支持,地热能商业发电项目在我国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和市场风险,许多潜在项目面临落地难的困境。

    相关调研数据显示,从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指标看,我国已由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世界第8位降至2022年的第18位,不仅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甚至也位于不少发展中国家之后,与全球差距已明显拉大。

    纵观全球地热能发电强国,几乎都实施过或正在实施电价支持政策以及相关法规。在业内人士看来,技术和资源并非阻碍地热发电发展的主要障碍,政策支持才是破题关键。不仅能直接降低地热能发电项目的经济风险,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还能吸引更多的资本和技术进入这一领域,推动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更重要的是,这将有助于我国在地热能这一清洁能源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优势,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挑战贡献力量。

    就具体政策而言,其建议地热发电项目实施0.65-0.85元/千瓦时综合电价,上网结算基准价为当地煤电标杆电价,超出标杆电价的部分按照央地分摊比例原则承担。规划总规模50万千瓦,总补贴金额130-210亿元。根据50万千瓦示范项目实施情况再调整补贴政策。

    以实力为地热产业“助燃”

    地热能发电需要政策支持的同时也需要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撑。

    据了解,在地热发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涉及地热勘探、高温钻井、装备制造和工程设计建设等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和产业链已具备和世界地热能发电强国相等的能力。以天加能源为例,其研发、制造的地热发电装备频谱齐全,容量从最小65kW、280kW、1MW、到最大66MW,已成为世界地热能发电第二大公司。

    近年来,天加能源以领先的热能技术创造出国内地热项目的两个“第一”——山西大同的中国中东部首个高温地热发电项目和河北唐山的中国首个干热岩发电项目,为中国绿色清洁能源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

    2023年,天加能源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研究院签署地热能发电战略合作协议,集合行业智慧,着力打造“地热能利用中国方案”,推动地热发电和梯级利用。天加能源表示,接下来将持续联合多方力量共同推动大理等“地热宝藏地”开展深层地热能勘探、促进地热发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为零碳城市建设做出贡献,走出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热能发电生产过程中,地热水是被纳入矿管的能源资源。然而,依据可再生能源法,地热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对此蒋立建议,对符合技术标准高效清洁的地热项目减免地热资源税。

    在“双碳”目标下,作为五大“非碳”能源之一的地热能资源,亟需获得与风光水等能源同等的重视,应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尽快开展商业化应用,形成规模开发,进一步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与国家发展战略同频共振,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这正是时代赋予民营企业的使命。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贵州省新能源产业迈步疾行
下一条: 德智库称中国绿色技术研究活力领先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