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节能环保 >> 取消新能源车限购、提高节能率……这样做好节能降碳
 
取消新能源车限购、提高节能率……这样做好节能降碳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2024/5/31 
日前,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了今明两年节能降碳的具体目标和行动路径。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用能设备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部署了节能降碳的十大行动27项任务。2025年,被认为是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重要时期。接下来一年半的时间里,还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又如何实现相应的具体目标?共同关注:节能降碳,如何做好“加减法”?

《行动方案》为何要聚焦在这两年的时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能源所副所长 孙颖:“十一五”以来,国家就把能耗强度作为约束性的指标。“十四五”以来,前三年推进节能降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受新冠疫情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相关的能耗强度降低还是低于了持续的进度。部分地区节能降碳的形势也比较严峻,尤其有些行业,比如钢铁、有色、石化、化工等这些行业仍有超过10%的产能能效是低于基准水平的,需要在时间节点上给加把力推一推,推动加快节能减排的进程,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

高耗能行业如何克服困难,完成节能降碳目标?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能源所副所长 孙颖:我们国家推进节能工作已经20多年了,通过这20多年节能提高能效,跑冒滴漏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进一步节能、提高能效需要从系统化、工艺上提升,也就是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来实现节能降碳。企业或者说重点用能单位,首先要找到适应自己的,而且能完成节能降碳任务的先进的节能技术,识别这些技术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二是要实现节能潜力,现在企业的经营压力也都比较大,需要的注资投资也比较大,它获取融资的渠道,尤其是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渠道也不是那么多。而且节能降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涉及淘汰落后、资产处置、就业安置等等问题。当然国家也给了很多的支持政策,比如地方都有节能中心,还有这些专业机构能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包括现在市场上也有一站式服务的综合能源服务商,还有节能服务企业,都可以为这些重点运营单位,尤其这些高耗能企业提供相应的支持。

《行动方案》提到各地要取消新能源车限购,如何实现?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能源所副所长 孙颖: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智能化水平都在不断提升,老百姓购买热情十分旺盛,这也有利于节能降碳的需要释放。各地逐步取消新能源车限购,也要考虑到推广新能源汽车,要与充电的基础设施,尤其是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电力保障相协调。所以,这个过程是一个逐步取消、稳步推进的过程。

《行动方案》要求在居住建筑改造中提高节能率,如何实现?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能源所副所长 孙颖:对于新建的建筑,因为到2025年底要求城镇的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的建筑标准,绿色建筑节能和发展可再生能源要并重推进。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比如推进超低能耗建筑做好示范,包括公共机构,方案中也专门提到公共机构,也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另外,从存量上要推进存量的建筑改造,要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的有关政策,结合城市的更新行动以及老旧小区的改造,像老百姓大家都比较理解的、容易接受的照明的设备、电梯、老旧管网等等,加快推动实施节能改造,因地制宜,系统改造。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今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有望突破4万亿元
下一条: 《2023年度江苏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来看看“成绩单”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