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论坛 >> 朱成章:电力需求高速增长背后的隐忧
 
朱成章:电力需求高速增长背后的隐忧
时间:2010/5/25 
实际上,我国从2000年开始到2007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已经有8年大于1;从2008年开始到2009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出现了小于1的局面,最近的预测认为2010年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可能会达到1。

21世纪头10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确实有些异常,从1977年到2009年,我国先出现三次年度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连续大于1,头两次是1977年~1979年,和1989年~1990年,都只连续三年和两年,可是第三次却从2000年延续到2007年共八年。如果以10年为一个时期来看电力消费弹性系数,1981年~1990年、1991年~2000年,我国10年平均弹性系数分别为0.82和0.81,弹性系数相当稳定,而且都小于1。预计2001年~2010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约为1.1以上。最近几年每年发电设备容量增加八九千万千瓦,甚至1亿千瓦,但电力供应仍未见富裕,说明我国近10年来电力需求增长确实很快。

为什么中国从2000年开始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连续大于1,如果没有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和2009年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也会大于1,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连续大于1呢?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电价严重偏低;二是农村电力供应普及后,农村其他商品能源供应不足,农村能源消费向电力倾斜。

电价严重偏低

电价偏低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发电能源以煤电和水电为主,这是最为廉价的电源。

按成本加利润加税金定价,比油电、气电和新能源发电的电价低。特别是最近几年国际油价暴涨,国内油价与国际接轨,使得我国电价与油价、气价相比严重偏低。特别是近年来煤价上涨,不能及时实行煤电联动,提高电价,使得电价更加低廉。

2.政府压低部分销售电价。

按价值规律办事,负荷率低,用户的负荷利用小时低的类别,电价应当高一些。一般民用生活电价应高于商业电价,商业电价应高于工业电价;农村用电负荷分散,输配电工程投资大,农村电价应高于城市电价……我国目前却是工业电价高于居民生活电价,城市居民用电与农村居民用电同价,出现了严重的交叉补贴,工业、商业用电补贴居民生活用电,城市用电补贴农村用电。

早在1997年,国家计委和电力工业部曾经发文指出,我国居民生活用电电价偏低,两部制电价中基本电价偏低,电度电价偏高,今后在提高电价时,居民生活电价要多搞,工业和商业用电电价少提;在两部制电价中,基本电价要多搞,电度电价要少提,目的是为了逐步扭转电价扭曲和解决严重的交叉补贴。《电力法》第41条规定,“对同一电网内的同一电压等级、同一用电类别的用户,执行相同的电价标准。”这一规定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电价分类应以用户用电电压等级为基础,电价反映不同类别用电对电力生产成本的影响,用电电压高、负荷率高的用户电价低,相反用电电压低、负荷率低的用户电价高;二是指同一类别的销售电价实行相同电价标准,不再对同一类的某些用户实行“优惠”电价,即不搞价格补贴或价格交叉补贴。这些规定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但是我们现在却违反了这些原则。

3.用“直购电”搞优惠电价。

在电价没有市场化、合理化之前,即原来的销售电价偏低的情况下,搞“直购电”就会变成优惠电价。现在搞大用户直购电推行的规则是“零和规则”,即发电企业、用户和电网共享一个电价空间,大家都想在里面得益。用户希望通过“直购电”买电能比从电网买电降低电价。但是发电企业目前的上网电价偏低,希望能提高价格,避免亏损;电网企业原来在电价中的比重就偏低,也要求提高输配电价。在这种情况下,大用户直购是很难搞的,但地方政府是支持电力用户的,最后迫使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降低电价,让电力用户获得电价优惠。所以现阶段搞大用户直购电实际上是压低电价,起到大用户享受优惠电价的作用。

4.输配电价格不到位,使电价偏低。

我国在计划经济年代,配电工程投资和维修是靠征收电力工程贴费解决的,且长期形成了“重发、轻供、不管用”的现状,在电价中发电的比重大,输配电比重小。2000年前后取消了电力工程贴费,输配电价没有作相应的调整。2002年实行厂网分开的电力体制改革后,电价中发电和输配电的比重也没有调整。到现在一直以销售电价减去发电上网电价来确定输配电电价,输配电的资金利润率长期处在低位,由于输配电价不到位,使得销售电价偏低。

5.辅助服务不计价,使得电价偏低。

电力工业的特点是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同时完成,为了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需要有备用容量;电力需求有高峰和低谷,有无功和有功,需要有调峰和调频能力;这些都属于电力系统的辅助服务功能,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对于辅助服务应当给予合理的报酬。

由于种种因素使得我国的电价偏低,特别是居民生活用电,农业排灌用电,支农产品用电的电价严重偏低,电价与油、气比是严重偏低的。电价与木柴和煤炭比也是偏低的。由于电价偏低,我国近几年居民生活和产业用电都向电力倾斜。在居民生活用能和产业用能中普遍开展了以电代柴、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的活动,这是造成电力消费持续高增长的重要原因。

农村用能向电力倾斜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时,农村既无电力、也无商品能源供应,经过6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本上普及了电力供应,但在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方面,许多地方主要还是靠薪柴、秸秆。农村没有天然气和集中供热,富裕起来的农民,被迫用电力去替代薪柴和秸秆,造成电力消费激增。据统计,2008年全国已经有8个省市,农村居民平均用电量超过城市居民,最多的省市农村居民用电量比城市居民高出40%。农村富裕起来的居民用电做饭,用电烧水,用电采暖的能效很低,会造成电力的大量浪费。

可能有人会说,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阶段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都在1以上,怎么中国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超过1就有问题?关键是当时能源价格低,能源供给充裕,当时的技术水平低,节能没有像今天那样普及,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时期电力和能源的消耗都很大,能源弹性系数也很大,所以发达国家到现在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不过20%上下。中国情况不同,中国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比能源弹性系数高得多,中国虽然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没有发电国家那么高,可是中国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如2006年中国为20.4%,美国20.4%,德国17.8%,英国18.6%,法国21.3%,OECD国家平均20.3%,全世界平均19.2%,说明我国的电气化水平并不低。

我国应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同时要重视农村商品能源的供应。用沼气、太阳能热水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优质能源去替代薪柴和秸秆,这也是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作者系原能源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光伏发电发展应防止“过热”
下一条: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任务艰巨”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