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5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油气行业 >> 中国尚有323亿吨待发现石油潜力 集中四大领域
 
中国尚有323亿吨待发现石油潜力 集中四大领域
时间:2010/6/7 
在中国这样一个石油资源禀赋并不突出的国家,任何一个大规模储量油田的发现,都会引发人们的热情和猜想,南堡油田的发现即是如此。

一直以来,中石油等三大石油公司的勘探人员在全国各地试图去发现更多的新油田。但中国的石油潜力究竟有多大?三大公司如何才能实现石油的高产稳产?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在最近发布的《2009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是世界石油资源大国,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为2l2亿吨。但含油气盆地规模较小,地质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大,与世界其他产油大国相比,我国发现的世界级大油田较少。我国石油探明程度仍较低,平均只有33%。主要产油盆地仍然是未来寻找常规石油储量的主要阵地,尤其是渤海湾、松辽、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等大盆地。通过老油田挖潜和新油田发现,这些盆地仍有很大的储量增长潜力。”

勘探重点在西部

在过去的一年里,三大石油公司在勘探开发上均取得了一定进展。

据介绍,2009年三大石油公司落实国家关于“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方针,大力推进地质理论创新,深化对新盆地、新领域、新地区、新层系的认识,成功运用先进技术,在石油勘探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全年三大公司的重大发现40多项。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认为,“未来石油储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我国尚有323亿吨待发现石油资源量。”

其中,东部断陷盆地具有待发现石油资源量122.13亿吨,占到全国待发现量的近38%,仍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西部地区是未来我国陆上石油勘探的重点,处于勘探中早期,前陆盆地冲断带、大型隆起带和大面积地层岩性油气藏是未来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拥有待发现石油资源量超过114 亿吨,占全国总量的35%以上。

海上石油勘探尚属中早期,是未来石油储量接替的重心,估计待探明石油资源量为86.31亿吨,尚处在储量发现的高峰期,具有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资源基础,是我国石油勘探接替的重要领域。

另外,南方海相也是未来勘探重点领域,中生界和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已开展近40年,有石油地质资源量25亿吨,仅在百色、景谷、三水等盆地和海南福山凹陷发现数个中小型油田,合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只有0.226亿吨,地质资源探明程度尚不足1%,因此仍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去年油气产量实现3000万吨油当量的长庆油田就得益于勘探的突破性进展。

截止到2009年12月19日,长庆油田油气产量突破3000万吨,达到3006.06万吨,成为仅次于大庆油田的中国第二大油气田。2001年至2008年,长庆油田每年探明油气储量分别在1亿吨和1000亿立方米以上。

上述专家还认为,当前我国石油勘探需要一系列关键性的理论和技术的突破,如海相碳酸盐岩生烃成藏理论、高温高压下油气成藏机理、资源与目标一体化评价决策系统、深水钻探、山地地震等亟待突破。此外,勘探工程技术和装备的创新研发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偏少。而找油理念也需要不断更新,突破传统“禁区”,开拓找油新领域。

格局演变

在加强勘探的同时,三大公司也纷纷采取措施以保证高产稳产。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认为,各家公司的战略目标和措施各有侧重点。

中石油针对油田开发现状,积极转变油田开发方式,实现新油田整体探明、整体开发,全面启动老油田二次开发,大力推广应用水平井技术,油田生产安全平稳有序进行。

中石化则重点强化老区综合开发,加大低品位储量开发动用力度,加快提高采收率工作步伐,加强新区产能建设过程优化。

另外,中海油则努力开发海上油气资源,油气勘探开发向深水挺进。

上述专家认为,目前中国石油生产的格局已经发生了一定变化,主要特征之一就是陆上石油产量比重下降,海上石油产量逐步提高。

我国陆上石油产量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和华北三个地区,到2008年达1.41亿吨,较2001年增加400多万吨,但陆上产量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2008年降到80%以下。与此同时,海上石油产量近年来却一直在稳定上升,从2000年年产1019.4万吨,占全国石油总产量的6.7%,上升到了2008年的1990.7万吨,占全国石油总产量的11%。

陆上东部地区石油产量持续下滑,西部则在逐年提高——这是目前石油生产格局变化的另一大特征。

东北地区的石油产量持续下降,由2000年的7120.5万吨,降到2008年的5795万吨,降幅近20%。相比之下,中西部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和准噶尔等主要盆地因投入勘探开发的时间较短,石油勘探程度低,剩余探明可采储量高,采出程度较低,正处于规模上产的高峰期。

从2000年开始,西北地区的石油产量一直在稳步快速提高,由2407.5 万吨上升到2008年的4126.8万吨,增幅超过70%,年均增长近7%。

上述专家还指出,目前石油产能建设有序进行,西部和海上是重点。

初步统计,2009年我国重大产能建设项目在20个以上,主要集中在西部以及渤海和南海海域,由三大石油公司完成,预计新增产能约2000万吨油当量。其中,中石油的10个开发项目有9个位于中西部的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和柴达木盆地。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中石化成立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
下一条: 南堡油田储量到底有多大?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