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石墨烯航空电池助力低空经济“高飞”
 
石墨烯航空电池助力低空经济“高飞”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孙瑜 时间:2025/2/10 
2月8日,春节喜庆气氛尚未散去,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航材院”)石墨烯航空电池研制中试生产线已正式开工。现场机器轰鸣,技术人员神情专注地调试着设备参数。这里制造的石墨烯航空电池将应用于混合动力无人机上。

石墨烯被誉为“新材料之王”,拥有电热转换效率高、升温速度快等优异性能。航材院石墨烯新能源材料中心主任燕绍九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应用石墨烯等新型材料技术制造的航空电池相比传统电池,能量密度能提升50%以上。”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已经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2024年,多地推出低空经济具体支持政策和行动方案,其中不少方案都提到了研发应用高性能动力电池。

同新能源汽车一样,未来低空经济主力场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与无人机等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离不开高性能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的成本约占新能源车总成本30%—40%,据此测算,我国航空动力电池市场前景广阔。当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具备技术优势的动力电池企业已纷纷入局打造低空经济“动力源”。

相较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航空动力电池对安全性、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快充性能、循环寿命要求更高。其中,能量密度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一个关键指标,直接影响电池续航能力和使用效率。

能量密度是指电池平均单位体积或质量释放出的电能,以瓦时/千克(Wh/kg)表示。燕绍九介绍:“传统电池的能量密度约为250Wh/kg,不到航空煤油的1/40。”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2023—2024中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报告》,电池续航是当前制约无人机发展的瓶颈之一。

引入新材料是改进电池性能的思路之一。石墨烯由于其导电导热性能好、比表面积大,加入锂电池能极大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比如研发能量密度有望超过600Wh/kg的锂硫电池,就需要使用石墨烯的高导电和大比表面积特性。”燕绍九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航空电池的能量密度距400—500Wh/kg的门槛还有一定差距。“400Wh/kg是个分水岭,大概相当于常规新能源汽车电池的2倍动力,能支持小型通用飞机的飞行。”燕绍九介绍。

2008年,国内科研机构陆续开始布局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2016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组建成立后,将石墨烯锂电池技术列为重点发展方向予以大力支持。航材院成立石墨烯新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并以多种基金项目方式支持相关研究。

近年来,航材院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墨烯批量制备成套装备。“团队研发了石墨烯高功率锂电池技术、石墨烯超低温锂电池技术等。”燕绍九介绍,高功率锂电池技术可实现用电设备大功率放电,保证高安全性的同时,实现30C超高倍率放电(最快2分钟即可完成放电);超低温锂电池技术则可保障用电设备在零下40摄氏度环境下正常工作,能满足低空飞行器高海拔起飞。

航材院还研制了超薄锂镁合金负极材料等代表性成果,取得相关授权专利37项。“超薄锂镁合金负极材料将石墨烯作为三维集流体,并应用了石墨烯表面改性技术,该材料制造的锂电池能量密度能达到400Wh/kg。”燕绍九介绍。

目前,航材院部分相关技术成果已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市场,助力低空经济“展翅高飞”。航材院与客户开展石墨烯超低温电池技术攻关合作,首次实现了石墨烯超低温锂电池技术在低空电动装备上的应用。经过多轮试验与优化,石墨烯超低温方壳电池实现零下40摄氏度3C放电,并成功应用于多种型号低空电动装备中。

据悉,航材院石墨烯新能源材料研究中心目前拥有电池关键材料实验室、锂离子电池研发线和中试生产线各1条,生产及检测设备400余台,实验室和厂房面积共1万平方米,装备有大电流充放电测试设备。燕绍九表示,下一步,研究中心将持续推动石墨烯锂电池材料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两部门发文: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下一条: 全球首条GW级钙钛矿组件生产线投入量产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