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2025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 | 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节能环保 >> 北京单位用水量创造GDP居全国首位: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
 
北京单位用水量创造GDP居全国首位: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付丽丽 时间:2025/3/27 
作为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城市,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5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10。然而,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万元GDP用水量降至8.45立方米,即每创造出一万元GDP只需消耗8.45立方米水量,也就是说,1立方米水可创造出1183元GDP,居全国首位。

3月22日—28日是第38届“中国水周”,科技日报记者跟随水利部“节水中国行”采访团深入北京的高校、工厂,探访这座超大城市如何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打造高质量节水样本。

记者走进小米汽车北京工厂的涂装车间,只见一辆辆车身正在进行喷漆前的水洗作业。涂装车间设备经理庞博介绍,这里每天要涂装1000多台车身,是整个工厂耗水量最大的车间,20多道工序中有十几道都要用水。

“为此,我们前期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到节水环节,如采用了最先进的自动化翻转机,以保证车身定位精确,从而减少了水的使用,提高了整体生产流程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与传统设备相比,该翻转机在每次作业中能节水约200立方米。”庞博说。

同时,工厂还用薄膜处理工艺取代了传统磷化工艺,每天也可以节省26立方米的水。厂内脱脂、锆化、电泳等工序产生的各种污水通过管廊管道进入到污水站后,经过物化和生化处理,大部分会进入到中水站进一步深度处理成高品质再生水,回用到生产车间。

小米汽车北京工厂公用设施运营经理商贺涛介绍,工厂坚持“能回用就回用,能不外排就不外排”的原则,整个工厂一天用水量约2000吨,其中1400吨为工厂污水站和中水站自产回用的再生水,污水回用率约70%。以每立方米9元的水费计算,一年可节省市政用水费用达378万元。

北京工业大学是北京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获得单位,其标志性的水系景观月亮湖不仅是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校内雨水收集和再生水利用工程。通过工艺处理,月亮湖的水可以循环净化并补充周边绿化用水,既提升了校园环境,又降低了水资源消耗。

北京工业大学工作人员介绍,2006年起,学校引入市政中水,目前已实现90%以上校园区域中水覆盖。2008年奥运会时,学校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设计理念融入羽毛球场馆建设,采用雨水就地入渗地面措施,实现地下水回补和雨水回用。

2010年,北京工业大学还启动建设了能源监控与智慧后勤物联应用平台系统。目前,该平台系统已接入各类智能设备及表具12058块,其中包括智能用水计量表372块,实现了全校一二级自来水和再生水管网的在线监测、漏水分析、用水量统计。通过查看每日用水情况和区域管线疑似漏水跑水情况,系统可极大地提高管网漏损定位和抢修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学校还自主研发了水龙头、淋浴花洒等多种节水器具,并在卫生间、浴室、厨房等主要用水场所大规模推广应用。”上述工作人员说。据统计,通过这些系统设施的建设,自2006年以来,北京工业大学已节约自来水720万吨,节约水费约3600万元。

这只是首都节水行动的缩影。北京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三级主任科员王宏博告诉记者,在工业节水减排方面,北京重点高耗水企业全部建成节水型企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持续保持95%以上。

“当前,作为北京第二大稳定水源,再生水年利用量超13亿立方米,在北京市水资源供给总量中占比超30%,在工业冷却、市政杂用、生态补水等领域形成规模化应用,成为破解超大城市‘水瓶颈’的关键支撑。”王宏博说。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生态环境部:移动源已成为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
下一条: 宁夏银川市建成521个节水型居民小区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