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代表杜兰池: 今年我市以治污增绿为抓手,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加大市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从利用煤矸石、工业链条炉渣发电供热到新产生的炉渣和煤粉灰做砌块和标砖建材材料,从灰尘和二氧化硫排放达标到排放达到一类地区标准等等,技术不断创新,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实现我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寻求更加便利、更加丰富的资源,因煤层气无组织排放、生活垃圾填埋等都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来源。
我市已对煤层气进行了开发利用,但对生活垃圾还有好的措施。为此建议,我市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建立一个垃圾发电厂。现实生活中,如果能把生活垃圾利用好,垃圾就可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永不会枯竭的再生资源。据统计,我市人均每天产生垃圾1.5~2公斤,如果兴建一个可日处理300~400吨垃圾发电厂,每天处理的垃圾就相当于节约原煤200吨左右,这样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是不是可以着手考虑呢?
人大代表李石刚 :众所周知,我市单位GDP能耗之所以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由于我市资源形成实先天偏重的产业结构和近几年二产发展较快、三产发展相对滞后造成的。从产业结构来看,2007年,我市第三产业在全市GDP中比重分别为4.8%,64.1%和和31.1%,其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8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个百分点。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情况来看, 重工业增加值在全市总量的98.52%,企业数量占到全市总数89.9%,且大多集中于煤炭、化工、电力等高耗能行业。从消费结构来看,第二产业是我市能源消耗的第一大户,能耗占全市能源消耗的比重超过3/4。
针对我市一产先天不足、二产结果畸形、三次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我认为,要推动我市节能降耗工作的深入开展,关键是要在推进二产“瘦身”和发展三产上下功夫,就是要立足市情,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高三产服务业、轻工食品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等能源消耗低、产出高在全市经济中的比例。
对此,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深入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下力气推进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要立足科学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真正把加工转化行业中的煤炭资源吃“干”炸“尽”;要积极推动技术进步,大力引导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快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项目建设;要大力发展低耗能、高附加值的轻工食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动二产“瘦身”,有效稀释全市单位GDP能耗;要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扎实抓好落后产能的淘汰和置换工作。二是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全市GDP中比重。要按照我市三产服务业发展规划的整体要求,稳步推进传统商贸业上档升级;要依附煤炭、电力、化工等产业优势,积极发展生产型服务业;要加快旅游资源开发,积极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人大代表张华:我认为当前我市的节能减排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节能减排远未成为机关、企业、居民的自觉行动,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主动节能减排的社会风气还没有形成;二是节能减排的组织管理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实际情况是我市大部分县区还没有专门的节能减排管理部门;三是节能减排的基础工作急需进一步加强;四是节能减排的激励与约束政策在实践中落实的不理想;五是企业自主开展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不高。
为此,我提出七点建议。一是要努力营造全民重视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加强节能科普宣传,传授节能知识和方法,提出节约风尚,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和良好习惯;二要尽快完善节能减排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专门的节能减排机构,强化职责,充实力量,为节能减排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要切实加强节能减排的基础工作,尽快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统计制度,落实节能减排统计责任;四是要把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结合起来,下大力气住好源头治理,从能源和其他原料的采购上把好准入关;五是要把节能减排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加快清洁能源工业园区的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六是要依法落实节能减排资金,加大政府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七是各机关要做节能减排的表率,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