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4中国山东国际风能技术及海上风电装备展 | 亚洲绿色工厂设计、建设及厂务大会暨展览会 | 2024 第四届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展 | 2024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特别报道 >> 破解资源困局 谋求持续发展
 
破解资源困局 谋求持续发展
时间:2012/9/24 

破解资源困局 谋求持续发展

——我国资源枯竭城市十年转型成效显著

在过去数十年乃至上百年,阜新、辽源、萍乡、铜陵、焦作等一座座城市依矿拔地而起,这些城市产业曾因矿产资源而兴旺。但长期开采使这些地区矿产资源逐渐枯竭,产业衰退,就业和民生保障难以为继。这种经济因矿而兴、因资源枯竭而衰形成的现象在国际上被称为“资源诅咒”。

为破解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这一世界性难题,我国从2001年起在69个城市实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目前,这项工作进展如何?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城市和国家有关部门。

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工作机制初步建立

2001年国务院确定辽宁省阜新市为首个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启动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全面展开。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为突破口、国家有关部门共同推动、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资源型城市为主体的工作机制,扎实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

为加大支持力度,2008年以来,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分三批界定了全国69个资源枯竭城市,初步建立起分类指导、滚动推进的支持机制,中央财政累计下达资源枯竭城市财政转移支付资金463亿元。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实施了主要针对资源枯竭城市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安排资金68.4亿元。

同时,资源枯竭城市所在的23个省(区、市)相继建立了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江苏、湖北、山东、广西等13个省(区、市)出台了支持本地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辽宁、内蒙古、江西、重庆等8个省(区、市)安排了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或专项扶持资金,其中内蒙古自治区2009-2011年共安排18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经济恢复较快增长

多元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据发展改革委介绍,目前,资源枯竭城市经济活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逐渐改变了转型前的低速徘徊局面。

2007-2010年,前两批44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由6677亿元增加到10966亿元,年均增长1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5元增加到31975元,年均增长1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321亿元增加到638亿元,年均增长20.6%,较2007年翻了一番。

同时,各地资源型产业“一业独大”的局面正在改变。经济发展对采掘业的依赖逐步降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迅速:阜新市的液压装备制造、辽源市的纺织袜业、萍乡市的工业陶瓷、铜陵市的电子信息等接续替代产业集群初具竞争优势,焦作的旅游、大冶的保健酒、敦化的医药等已经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发展改革委在中央财政建设投资中设立了资源型城市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专项,累计支持项目272个,有力支持了产业转型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今年以来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但阜新等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仍居所在省份前列,实现了经济总量和质量的双突破。

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

近200万户喜迁新居

2005年,棚户区改造工程率先在抚顺、阜新两个资源枯竭城市启动。截至2011年,资源枯竭城市累计完成各类棚户区改造搬迁8700万平方米,近200万户居民喜迁新居。

2007-2010年,这些城市城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847元增加到15080元,年均增长11.6%。同时,稳定就业政策得到较好落实,累计再就业培训215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254万人。

目前,资源枯竭城市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0%以上,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较2007年平均提高51%。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城市功能得到提升

各地还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累计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7.6万公顷。这些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煤矸石、尾矿、冶炼废渣得到有效利用,并采取措施治理土地盐碱化、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

这些城市积极开展森林抚育和植被恢复,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得到增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焦作、萍乡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枣庄市结合棚户区改造重建台儿庄古城再现“江北水乡”,石嘴山市通过矸石山改造、沙湖治理打造“塞上江南”,昔日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资源枯竭城市逐渐向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转变。

另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在促进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国家已谋划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污水处理怪象:江河受污 污水处理厂闲置
下一条: 高倍聚光光伏业深陷高成本困境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